上海女生地铁被猥亵吓哭,两天内双重反转!究竟咋回事?

李璐尔 2025-04-16 美容 21 次浏览 0个评论

事件详情

4月8日,41岁的姚某在上海地铁1号线猥亵女乘客小周,还留下不明液体。事发后,多名女性乘客将他当场抓获。网传视频中,姚某试图抢夺黄衣女孩手机打断报警,黄衣女子推开他并安慰小周。最终,姚某被扭送至公安机关,已被行政拘留。关于姚某职业,网上说法不一。有网友爆料他是惯犯,他疑似有摩擦癖,属“顶族”群体。他们常在早晚高峰拥挤时段作案,得逞后还会在QQ群交流。一份调查显示,多数女性遇性骚扰选择“瞪他”或“默默离开”,报警的仅占2.1%。女性沉默助长了“顶族”气焰,形成恶性循环。

反转说法

就在舆论谴责姚某时,网上出现“反转”说法。一名网友称事件是男女双方策划的剧本,受害女子与姚某同属一个社交群组,两人事先约定在地铁上寻求刺激,事发后因害怕不敢承认。此爆料一出,部分网友矛头直指受害女性。然而,上海警方通报揭穿了这场闹剧,姚某行为构成猥亵,受害女子与其此前并不相识,更不存在所谓的“合谋”。36岁的杨某为博关注编造谣言并传播,已被警方控制。至此,姚某与杨某均被绳之以法。

事件反思

第一,受害者有罪论从未停止。有人认为女孩子要洁身自好,在公共场所不要穿瑜伽裤,不然会引人犯罪。但实际上,犯罪者的恶行与受害者穿着无关。比利时布鲁塞尔曾举办展览,展示女性被性侵时所穿的衣服,大多都是普通衣物。很多人觉得女性遭性侵与自身有关,这种质问会加剧受害人愧疚感。事实证明,犯罪者的恶行与受害者衣着无关,该感到羞耻的是心怀不轨的人。第二,编造黄谣是对女性最深的恶意。上海地铁猥亵事件中,杨某为迎合网友猎奇心理编造虚假情节并传播,这是对受害者的二度伤害。当下社会,编造黄谣能让女性“社会性死亡”,这样的事件并非孤例。网络上有些人喜欢给女性编排罪名,我们要做到不信谣不传谣。第三,「girls Help girls」是暗夜中不灭的微光。上海地铁猥亵事件中,周围女生果断行动,有人拍摄证据报警,有人阻拦姚某,成功将其控制。所谓的「girls help girls」,就是凝聚女性力量,给予受害者支持。比如广西女生遮挡代孕小广告,被渣男伤害的女性揭发其行径等。女性承受的恶意从未消失,但总有人挺身而出诠释「girls help girls」的真谛。

转载请注明来自新闻资讯网,本文标题:《上海女生地铁被猥亵吓哭,两天内双重反转!究竟咋回事?》

每一天,每一秒,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!
评论列表 (暂无评论,3人围观)参与讨论
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